Categories
Anthroposophy Biodynamic Farming Spiritual

種子和未來

從英國回來後,星期日都定為農場的休息日,因為想多點時間陪伴家人。而今天陰天沒有外出,下午還是到農場去看一下,雖然有很多其他農務要做,但還是趁兒子在田時教他一樣看似容易,但實際卻不簡單的工作,就是清理種子。

我們農場由六年前第一年開始耕種時已經開始留種的工作,不會因為種子可以很方便地去到種子鋪買而去留,也不會因為去到外國買不到香港的品種而留。留種子的目的主要是希望植物能和土地連結,植物能在土地上完成整個生命週期,有始有終而且能在同一片土地上再次透過種子復活起來,保留記憶。

人智學對植物的理解是植物只有 etheric 以太(生命力),而沒有 astral 星芒(情感),而 astral 是風屬性,代表像空氣一樣流動,所以植物是不能如動物一樣那樣可以隨處移動。但 Steiner 說植物會有一個時刻和位置會從 ether 接觸到 astral,而那就是開花的位置。簡單理解就是植物可以開花結籽時,就會把自身的形態分解成為種子,而分解成為種子後,植物就可以「移動」了,而這也是風的屬性。人智學所以是靈性科學 spiritual science 就是因為我們除了要用物質去理解事物,同時也要用靈性直覺地去理解,這樣才能看見事物真實的本質。

同時,人在自然生活不代表要做回一個野人,而是要用人的智慧去使自然更美好。今天清潔之前留的菜心種子,用的方法是過去幾年不斷試驗和累積的經驗,希望把這些知識留給下一代,始終種子和孩子才是代表未來。人生要學習的不單只是書本上的學問,對真實事物的處理可能對人的發展更有益。由搾開豆筴、篩選到吹走殘渣,只要有正確的步驟和合適的工具,一個小孩也可以一個小時就完成,把種子處理乾淨。

Categories
CSA Farming Spiritual

農場蔬菜會員(CSA)

多得CSA會員提醒,原來又到了招收新會員的時間,可以招收新會員供應農場生產的蔬菜。始終零售蔬菜很難配合我們的生產模式,所以未來會暫停不作零售,只會繼續只以CSA計劃來供應蔬菜給會員。

參加成為農場的CSA會員,可以透過參與簡單的農務,如除草和收菜來認識及體驗我們的 biodynamic 耕種理念,而每個星期也可以分享農田的蔬菜收成,為自己所需要的食物出一點點力去生產。

今個秋冬種植比較遲,現在才開始有比較多的收成,我們短期內的收成會有蕃茄、車厘茄、羅馬生菜、牛油生菜、意大利生菜、油麥菜、芫荽、西蘭花、芥蘭頭(kohlrabi)、尖椰菜、圓椰菜、金菜頭、菠菜、法國豆、荷蘭豆、甘筍 和 薑黃。

由於農場的種植節奏有所改變,我們也會更改CSA計劃所需要參與的時間,由一季一季計算轉變成按月參加。現在每個月會費為$800,會員可以每個星期來到農場參與農務及分享約2磅的蔬菜(當然也要視乎農場的產出而定),有意參加可以直接聯絡我們。(WhatsApp https://wa.me/85292810881 )

正如圖中所示,今年我們種的十字花科作物比較多,例如菜心、白菜、蘿蔔、椰菜和芥蘭頭也是十字花科的植物。十字花科的學名是 Brassicaceae 而以前其實叫作 Cruciferae,即是由 crucify 而來的字,指這家族的植物的花朵通常有四片花瓣,形成十字架的形狀。

農夫以前看過一本關於留種子的書,書中說其實這個字同時有另一個意思。因為十字花科植物是人類最常食用的蔬菜,所以這科植物就像耶穌一樣,就算被釘十字架也會犧牲付出奉獻給世人。而我認為其實農夫種植蔬菜,某程度上也有同一種意義。

由於今年種不到芥蘭,所以便留了另一種十字花科蔬菜作用保留種子,而這就是圖中的西蘭花。在溫帶的歐洲,通常留種子會在夏季完結前完成,因為歐洲的夏天很乾燥,而秋冬便會開始又濕又凍,所以如果在歐洲現在才收種子質素便會不好。相反香港有很不同的氣候,香港的秋冬特別乾燥,所以便很適合留種。以前我們沒有種植西蘭花,碰巧今年沒有芥蘭要留種,而西蘭花不用渡夏只要幾個月就會開花,所以便作新嘗試用來留種子。

Categories
Farming Spiritual

深耕細作

接手修復田地不會比開闢處女地容易,始終很多人覺得耕田「不用學就識」,所以很多舊有的田地會因為錯誤和不善的處理,導致土壤結構極差而且養分失衡,沒有健康的生態系統,即是生病的土地。

土地的質素,最簡單可以從生長出來的野草就知道大概的情況,現在這塊地生長出來有很多香附子(香港叫作雷公頭),即是代表這塊土地用得犁田機翻土的次數太多,泥面鬆散沒結構,但下面卻嚴重結板成一層硬層。這是因為以前的人為了快速開田,每次都用犁田機翻田除草,短期內翻土後像把野草完全翻死,但就只剩下有根頭的香附子草,之後每次香附子都會再生出來。久而久之,越用犁田機翻土,上面的泥土越鬆散,而下面的泥土越結板,而這也是最適合香附子生長的環境,最後全田的野草也大多是這草。

所以開田一開始就是最花時間和氣力,這些充滿雷公頭的土地不能用機翻土,只能用人手深耕細作地開墾。這種土地要做的是逐呎逐呎地先用叉叉鬆,然後才能用手去連根塊地拔走清除雷公頭,之後才能挑坑起壢,以及再用叉深翻泥土打破犁底硬層,使土地透水透氣才會有生命力。

回來香港後的這個秋冬,很多個早上也是重覆這樣操作,一行一行田地開,需要不少意志力去堅持,每次做的時間也不易過。今天有最親近的人陪我做這工作,時間很開心地過得很快,奈何始終停不到時間的流逝,黃昏日落便要走。

Categories
Anthroposophy CSA Farming

橙色薑黃

在元旦假期終於能抽到時間把薑黃 (turmeric) 收成,這也全賴有個小農夫幫忙。

這些薑黃的肉是橙色,和平時見到黃色的不同,就是在四年前一位馬來西亞CSA會員從家鄉帶來給我的,所以就算去到其他地方,也一直把薑種留在身邊保留着。

今年春天四月開田時就特別找個地方種下來,因為田裡有一塊泥土堆滿廢棄的雜草,形同一個沒有整理的堆肥,所以直覺便知道這個地方足夠肥沃可以種下那些薑黃和生薑,那時便把雜草移開鬆土起壢下種,之後再蓋草保濕和防暴雨。

經過八九個月的時間、中間除草和重新蓋草,直到十二月中才等葉子收乾去收成。今次的收成十分好,完全因為有足夠的地力支持和土地的準備工作。但是薑是很難每年種很多,因為它們除了吸走很多土地的養分之外,每塊土地大約要七年輪作才可以種一次薑,否則很多病害會發生,這就是為什麼慣行農業種薑會用大量的化學農藥,也是為什麼這些薑黃的收成每粒對我來說也很珍貴和感恩。

本來因為忙著人手除草開田種花種菜,一直沒時間把這些薑黃收成,但假期時示範教他一次如何收成後,便放膽交給小農夫去處理,結果他出乎意料之外地細心地完成任務。

這使我想起 Rudolf Steiner 談及教育的四種氣質 (The Four Temperaments),而其中一種氣質是 choleric,這種氣質的人十分需要一些不難不易但要使勁才能完成的任務和挑戰去成長,當完成後就能增強他們極需要的自尊和尊重 (esteem and respect),人們也會正面地發揮這種氣質的特點。這也是人智學教育(或華德福教育)和一般的教育不同的地方,人智學強調的是發展孩童本身已有的特質,而不是教導孩童去發展一些他們沒有的本質。

Categories
Farming

温暖

每年最鐘意就係見到冬天日落時的太陽,通常都是完成田務臨走時才看到那金黃色温暖的光線,其實每次見到都很想和身邊重要的人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