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Anthroposophy Biodynamic

北海道 Sophia Farm

趁秋播開始之前有一點時間,安排了一次行程見識一下外地的 biodynamic 農場,順道帶一點配方作十月biodynamic 工作坊之用。

今次來到了位於北海道本別町的 Sophia Farm,農場是由 Konomi 和她先生 Ben 營運,整個山頭佔地120公頃,即是1,200萬平方呎,面積十分之廣闊。在山下的區域主要是用作居住、營運的設備和動物過冬的穀倉。而在山上的農場主要分為三個區域,最主要的一邊是肉牛和乳牛的 biodynamic farm,另一邊是生態村 eco village,而最後一邊是給蜜蜂建的 bee sanctuary。

農場養了差不多二十頭肉牛,而在十三年前引入的第一頭母牛仍然在牧場中生產,因為他們主要是透過農場的牛羣一年一年的慢慢繁殖來增加牛羣的數量,而不是大量引入外來的農場動物。而乳牛羣只有三隻,兩隻成年乳牛一隻幼牛,成年乳牛一隻是 Swiss cow,另一隻是 Jersey cow ,所以他們出產的牛奶有特別多的 cream 浮在上面,十分香滑。

其實他們的牛舍是可以給六頭乳牛居住,而放牧的面積和牧草的生產也足夠讓他們養更多的牛,可是他們最缺乏的是人力資源,兩個人要兼顧的工作太多,所以很需要有義工去工作。

為了吸引義工去農場工作,他們除了提供地方住宿,現在還在建造生態村,希望能形成一個社群community ,把農場延續下去。生態村正在建造一些泥屋,他們希望免費提供這些地方給人居住,他們便可以有更多義工來工作,幫助農場的興建和營運,而義工也可以透過工作學習很多不同的技能,所以對生態村有興趣的人可以去跟他們安排。

雖然由於行程問題,我只能在他們的農場只逗留了一天時間,但 Ben 和 Konomi 十分熱情和認真地講解他們的運作和關於 biodynamic 的知識,今次獲益良多。而且今次行程能夠拿到最重要的 biodynamic 配方,以作我們在十月份的香港工作坊使用,十分感恩。之後會詳細一點介紹這農場關於 biodynamic 的資料,始終做 biodynamic 配方是需要從有經驗的農夫(如Ben 和 Harald 老師)親身學習,因為當中以人智學去理解的觀察、技巧和知慧,是不容易單從依著書本就能掌握的。

Categories
Anthroposophy Biodynamic

風土 Terroir

只要對紅酒有基本認識的都會知道,每枝酒最特別、最有價值的就是它的獨特性,而獨特性就只能透過葡萄所帶來自每幅田不同的風土,我們叫作 Terroir。因為每幅田的風土是不能複製,所以能出產的風味也是不能取替的,這也是為什麼在法國最昂貴的葡萄酒產區 Burgundy ,當中大部分的酒莊也會以 biodynamic 的方法來種葡萄,因為這方法是最能連結植物和土壤,從而帶出每幅田獨特的風土味。

要帶出作物的風土,最基本就是要做堆肥,要用生命力來生產,而不是從外買幾包雞屎肥就可以達成。堆肥和農場的密切關係是最能把植物和土壤連結,如果還只是用氮磷鉀來理解養分和種植,那只會停留在表面上的層次。當然現今社交媒體只著重用美化的相片來吸引注意,食物的質素和力量住住有所落差,始終在大部分人眼中耕田只是一門生意。

我們這塊田不太「現實」,因為我們只是想以人智學的理念來做正確的事,所以頭半年只是在「白做地」養地。要真正有力量的食物,我必需要有堆肥,故此之前就是不斷種綠肥和做堆肥,不能產出一點東西來「盈利」。現在踏入秋冬季,而我們的堆肥也差不多熟成了,我們可以正式生產了。

今天把舊堆肥翻好,那種深啡色是生命力的象徵。之前的新堆肥整理好和新一批的綠肥也種下來,明天星期六我們會有簡介會簡單講解農場的 biodynamic 運作模式和展示這些堆肥。

如果想學習 biodynamic 我們十月會舉辦 biodynamic workshop ,請到老師由美國來教授當中知識,明天也會簡介當中的主要內容。

對於想實習 biodynamic 的人,我們未來會開始合作生產的CSA計劃,會員可以透過參與農場農務來實地實習 biodynamic 的種植哲學,明天也會講解詳情。

對人智學有興趣的朋友也歡迎明天參加,因為我們會以人智學講解農耕的重要性。各位如想參加,可以查看之前的文章,當中有簡介會的詳情,謝謝。

Categories
Anthroposophy Biodynamic CSA Farming

農場合作產出CSA計劃 及 十月 Biodynamic 工作坊簡介

農場合作產出CSA計劃  十月 Biodynamic 工作坊簡介

我們將會在8月12日(星期六)下午2時至5時舉辦農場簡介會,主要講解我們農場如何以 biodynamic 的方式種植、現有的綠肥和堆肥情況、秋冬季的合作生產CSA計劃 及 十月 biodynamic workshop  內容簡介。

內容:

1)第二批綠肥生長的展示

2)熟成的堆肥展示

3)農場的 biodynamic 運作模式

4)秋播的準備

5)農場合作生產CSA計劃(付費參與農務來分享收成)

6)十月 Biodynamic Workshop 簡介(Harald 老師將由美國來港教授)

7)人智學知識(學人智學的原因 及 農耕的重要性)

對象:

1)有意初步認識 biodynamic 的人

2)有意參與農務來學習 biodynamic 農法及分享收成的人

3)有意參加十月biodynamic 工作坊的人

4)有意了解人智學,以靈性角度來生活和種植的人

時間:2023年8月12日(星期六)下午2時至5時

地點:八鄉河背村 

位置 : https://maps.app.goo.gl/H1s8DHbq7UGeDqwa8 

交通:71小巴總站下車或由大欖轉車站步行15分鐘

費用:HK$50 (活動當天收取)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5F8p32agKCL6Pws98

如有興趣參加,請填寫連結的表格,登記資料預留位置,謝謝!

Categories
Biodynamic Farming

節奏和時機

由於這片土地是第一年實行 biodynamic 的耕作方式,所以一開始希望盡量修復地力去支持秋冬的生產(我常常在課上會說到,中文字的「產」字是內含生命的「生」字,所以我們應以生命力來種植,而不是用一包包又乾又死的肥料)。

這是今年第二次用牛糞配方 (horn manure),而今年也計劃多次用配方來刺激土地生命力,從而加快修復的速度。這配方使用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在合適的時間,把配方溶解在雨水中,然後攪拌一小時。攪拌時是不斷以漩渦和混沌來把雨水劑能化,這樣配方的力量便能透過水帶進土地之中。

反而使用配方的時機對效果有不小的影響,雖然一般來說在月亮下行 (descending moon) 的日子用牛糞配方比較好,但之前烈日和高温的日子其實不太適合用配方。反而掌握節奏,在之前的日子先清田及播下新一茬的綠肥種子。等待颱風過後,下過雨土壤環境也足夠濕潤,種子也剛發芽,而且灑的配方能直接灑落地面,剛好那天也是月亮下行最後的一天,這樣不急不忙就是最完美的時機了。

Categories
Anthroposophy Biodynamic

熟成與再生

香港七八月天氣又熱又多雨水,加上不時有颱風,所以就算之前是生產為主,都會在這兩個月休耕種綠肥。每日抽一點時間慢慢割綠肥,終於把所有太陽麻也割下做堆肥,成堆後做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加入堆肥配方 (Compost preparations)。

坊間有其他人做 biodynamic 經常強調配方,但卻錯誤地把配方的「重點」和「目的」說成能使作物有更優秀的品質和收成,但如果認真看過 Rudolf Steiner 的農業八課就會知道這說法不太準確。 

Biodynamic 用配方的而且確可以增強品質,但要明白用配方的原意,就需要理解 biodynamic 看農場是一個生命體 (organism),所以目標是不會引入肥料,而是靠農場自身的生命力來生產。由於不從外引入養分,所以每次從農地上的收成也可以看作「對土地的剝削」,這種對土地的傷害我們是需要作相對的療癒,這就是配方真實的原意。

簡單說,配方是以極微劑量靈性地刺激土壤和植物的力量,從而達到物理上的修復。因為這些刺激,可以給予土地和植物一些配方中的植物和動物訊息,給予它們力量去尋找農場以外的養分,也可使它們更有對抗病害的能力等等。例如今次下的堆肥配方,共用了六種不同配方,給予堆肥不同的「器官」和功能,就算這麼大的一堆,其實每種配方也只要一小撮就足夠了。

要使配方的力量滲透入堆肥中,除了開洞放入的位置需要特別注意外,我們也需要用熟成的堆肥包裹,而不能用普通的土壤(這會妨礙力量的滲透)。而之前用雜草做的堆肥,現在已經熟成得七七八八了,顏色是深啡色的,當用手包裹配方時,是可以感受到那種充滿膠質的感覺的,所以做 biodynamic 一開始是要好堆肥,而不只是強調配方。

用堆肥好好保護配方放入堆肥後,便可以用泥土和草覆蓋堆肥,就像給予一層皮膚的保護,當天時間不夠割草,未來會再割多點草把周邊也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