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Biodynamic

纈草 (Valerian)

纈草 (Valerian)

能有比較新的種子是十分難得,真感謝老師的幫忙,可能因為是多年生植物,或者早陣子温度太低,纈草生長十分緩慢,等了兩個月終於可以把第一批幼苗定植

纈草是其中一種配方植物,為何這麼艱難也要在香港種植配方植物?因為如果只買外國現成的配方,一來這和農場沒「關係」,二來如不觀察植物的生長就不會明白植物所代表的感覺

看看葉子的變化,就知這植物的奇妙,老師說一開始的圓葉是先受水元素影響,然後就是風元素變尖,經他這樣一說就有點能理解為何纈草是代表「温暖」

下一批幼苗將會送給上過工作坊的同學,希望他們也能從觀察植物中學習

Categories
Biodynamic

泥土的氣味

之前蕎麥田沒有灑牛糞配方 (horn manure) ,泥土的氣味明顯比其他位置少很多,今天趁月亮下行(descending moon) 加上陰天為蕎麥田灑一次配方,希望土壤的刺激生命力

蕎麥播種未夠一個月就已經見花冧,不知是不是因為日照太短呢

Categories
Biodynamic

刺蕁麻 (Stinging Nettle)

刺蕁麻 (Stinging Nettle)

買到的種子發芽率不高,暫時只有十多棵苗,清理好蝶豆花棚的藤蔓,叉鬆板結的犁底層,把堆肥混入泥土,然後在蕁麻定植後,再鋪上旁邊枯乾了的山藥葉,提供它們最愛的腐植質幫助生長

位置上,蝶豆花在夏季能提供遮陰,而冬季會提供落葉,希望今次能成功,在明年能製作配方和 nettle tea,不過真的很刺啊!

Categories
Biodynamic

Biodynamic 工作坊

Place: 八鄉河背

From Dec 8, 2019, 6:00 AM to Dec 8, 2019, 9:00 AM

在香港,有機耕種比較普遍,亦比較為人認識,但其實歷史不算太長。 在西方國家,最早提出有機耕種的是Sir Albert Howard 先生( 1873-1947年),一位英國植物學家,他被稱為是有機農業的先驅。在1924年,人智學的史代納博士舉行了8場演講,有系統地提出有機農法的整體基礎和實行方法(現今稱呼為Biodynamic Farming 「生機互動農法)。然而當時正值工業迅速發展,農藥和化肥提高生產力,所以沒有被普及。直到70年代,農地因過度使用農藥化肥而產生貧瘠現象,有機農業才開始受重視。

時至今日,有機農產品被視為健康食物的指標,其理解就是沒有使用農藥和化肥,然而人沒有以一個整全角度去思考農耕這個人類文明上看來比較低層,但其實非常重要的一個行業及對未來地球發展有莫大關連。 有關生機互動農法的心法,在FB的發文已說明過,是次工作坊,希望藉住親身感受生機互動農法的泥土和堆肥,對比香港現行普及的有機耕種的分別,讓人從新思考未來農耕的方向和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内容概要:

*頌讀史代納博士的Soul Calendar 及相關詩句

*感受Biodynamic農法的土壤及與有機土壤之比較

*參觀及講解Biodynamic堆肥製作

*觀察Biodynamic的香草及花朵種植

*現場有生菜即摘即食品嘗

*介紹CSA運作以及對新世界人類的重要性

(註:此工作坊沒有批判有機農業的意圖,旨在為大眾提出整全農耕的方向和觀點)

日期:2019年12月8日 (星期日)

地點:Bright Bird Biodynamic

時間:下午2:00 – 5:00

費用:每位$50

名額:15-20人

報名方法:請於此post留言/PM,然後以PayMe或銀行過數付款留位

**歡迎對農耕有興趣或現職農夫參加

**是日好好天,無野做嘅朋友不如入黎行下,曬下太陽。仲有名額,可即場參加。

《我地農田嘅位置唔算好偏遠,由大欖隧道轉車站行入黎都係15分鐘左右,鄰近河背水塘。》

Categories
Biodynamic

金盞花 (Calendula)

金盞花 (Calendula)

雖然上年有自留種子,但覺得美國有機品種花朶比較細小,所以今年沒有用。今年買的BD品種,在幼苗已經充滿香味十分有信心,當看見開出的第一朵花就知道是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