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Anthroposophy Biodynamic

首間華德福學校

第一所華德福學校是在德國的史特加(斯圖加特)開設的,夏天到訪德國時特別去了參觀一下。在德國,基本上大部分的華德福學校也是政府資助可以免費就讀的,而且學校不單提供幼兒教育,中小學課程也有提供。參觀當日因為是學校假期,所以沒有學生在校園,但幸運地當時有位先生在做運動,他解釋這所學校不單給予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和國際教育也有提供,而且學費是相對便宜,不過一般是以德文授課,所以如果懂得德文在德國學習人智學會是十分理想的。

另外,那位先生還建議我們去參觀在學校後山的農場,整個農場花園的感覺很詳和,有養一些動物,也有養蜜蜂,而最多的是種花和種菜。農耕在人智學和華德福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外國的學校會聘請農夫打理學校的農場。但在香港和亞洲,華德福學校不知什麼原因是不會聘請農夫照料農圃,而單靠農耕也不能得到足夠的薪金為生(除非是以壓榨土地去獲取收成)。所以現在回來香港,租了田也只會以實行 biodynamic 農耕為目標,希望推廣對這門學問和教育有興趣學習的同道,而不會商業化地供菜。

Categories
Anthroposophy Biodynamic

Metamorphosis 形態變化

形態在人智學和 biodynamic 有著很特別的意義,而學習觀察不同的形態更是 BD 農夫必要的課題。第一座歌德館和重建後的形態雖然看似是有很大的差別,但當中其實是一個 metamorphosis – 形態的變化。

在歌德館的園區有不同的建築物,而當中有一些建築物是 Rudolf Steiner 親自設計的。由第一座歌德館到重建時的設計,中間經歷了幾年時間,Steiner 同時設計了一些週邊的建築物。如果把這些建築連繫到兩座歌德館的形態,要看出這個形態變化是不會太困難的。最近似第一座歌德館的是 Glas Hause,同樣是雙圓頂設計。而在最後那幅圖更可以看出這些建築物的形態越來越似重建時的模樣。這就是人智學常常說的 metamorphosis 。

植物一生也是不斷的進行形態變化,因為生物本身如果不是不斷生長,就是不斷死去,是不會停下來保持形態不變的。歌德也有一本書講解這種 metamorphosis 。農夫可以透過觀察這種形態的變化,便可了解植物的本質,因為不同的形態就會帶出不同的力量。就好像植物生長出來的表現,那種方法處理會比較好,其實簡單觀察植物的形態也會很容易分辨出來。而比較難掌握的收成時機,我這個農夫種田比較簡單,不會也不懂得看一本本的耕種天文曆去擇日,也不懂得「科學化」地計算生長日子,就只是會多觀察植物的形態、顏色、質感和他們帶出來的感覺去決定,十分隨心。

Categories
Biodynamic

BD配方 和 本土植物

Biodynamic 其中一種最「特別」的是地方是會用配方 (preparation),雖然看起來很神秘,但當中的奧義並不是獨門秘方,而一切也寫在 Rudolf Steiner 的講義和手稿上。九種配方中有七種是要用植物去製造的,而那些植物其實在歐洲只是本土的野草,十分適應當地生長,對於農夫來說這些植物的生命力強大到「難以清除」。

之前到歐洲山區觀看山區的植物,在高山上的植物生長出來的型態和在平地有點不同,如果比較種在倫敦 Kew Garden 展覽的阿爾卑斯山植物和真正在山區自然生長的植物,就算如何人工模仿山區環境,那些植物也不會有在山區成長的光芒。

BD用的配方植物是歐洲本土氣候的物種,不容易適應香港在東南亞的天氣,無論開花時間和生命力也和在原生地有十分大的分別。所以如果 biodynamic 是一門鍊金術,我會意識到這些植物帶出來的力量可能未必會合適在異地使用,而尋找本地植物和動物來作配方就變得十分重要。

最後,當然明白 Steiner 所提出的奧義一定比學習如何去使用配方的技巧更為重要。

Categories
Biodynamic Farming

英格蘭東南地勢

大約兩年前來英國時,一開始住在東南部的 Sussex郡,雖然已經搬走了一段時間,但最近有機會再次到訪,勾起一點回憶,順便簡單解說當地地勢。如果一路由 London 駕車到 Brighton ,路程不會如向西面走的平坦,在中段會經過一段山坡路,上山爬升後又會落山,而經過這段路的時候氣溫會突然跌兩三度特別冷,這就是 The Weald。

Weald 是來自古英語,和德文的 Wald 的意思一樣解作森林,如參考在網上的圖片,在 Weald 中間的泥土是由底層向上升凸出來而形成的山丘,所以岩層是來自比較古老的侏羅紀,當中蘊藏44億桶的頁岩油(相等於石油儲存量全球排25的埃及),但因環保問題法例禁止開採。而 Sussex 一直就是別名英格蘭的後花園,有不少皇室的狩獵場,就算距離倫敦不遠,當中也有一大片沒有開發的森林。

如果一路向南走,可能是因為地勢影響,一進入山丘的地帶首先會感到特別冷,然後霧也特別大,陰天特別多。但當到達南部的 Brighton,天氣又會轉晴,陽光充沛。可能因為在 The Weald 中間有不少山坡和峽谷,地型配合風向使當地特別寒冷,還記得當年在當地的農夫稱呼這些地方為 Frost Spot,我自己就親身見識過就算在五月份的早上,地上的植物還是在結霜。所以在這些地方耕種應該挑戰比較多(沒有天時地利),但竟然英國三個比較「知名」的 BD Farm 卻定點在這區呢。

The Weald 在 Wiki 的圖片

Categories
Biodynamic

鹿角

無意中經過寵物店,裡面售賣當作狗零食的鹿角,雖然自己沒有養狗,但因為結構和牛角有很大分別,所以也買一塊來作研究示範之用。

第一見見真的鹿角,基本上鹿角的生長是由表皮(即是鹿茸)提供血液和養份,中間的結構和一般骨骼十分相似。而牛角則相反,外面的是一層像指甲的角質蛋白形成,充滿矽的光澤,內裡的骨頭有很多氣孔給血液流過。所以鹿角的外型是分散成很多尖角(美麗的鹿角會有7個尖),而牛角則是凝聚成一角。

Rudolf Steiner 在他的講義就提到鹿角和牛角的分別,所以鹿的動態和牛的動態有這樣大的分別,鹿是連接外界的能量,而牛則是把能量反射集中回自身去幫助消化,鹿是靈敏而牛是沉穩,這也是牛糞配方和Yarrow配方的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