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Anthroposophy Biodynamic

Metamorphosis 形態變化

形態在人智學和 biodynamic 有著很特別的意義,而學習觀察不同的形態更是 BD 農夫必要的課題。第一座歌德館和重建後的形態雖然看似是有很大的差別,但當中其實是一個 metamorphosis – 形態的變化。

在歌德館的園區有不同的建築物,而當中有一些建築物是 Rudolf Steiner 親自設計的。由第一座歌德館到重建時的設計,中間經歷了幾年時間,Steiner 同時設計了一些週邊的建築物。如果把這些建築連繫到兩座歌德館的形態,要看出這個形態變化是不會太困難的。最近似第一座歌德館的是 Glas Hause,同樣是雙圓頂設計。而在最後那幅圖更可以看出這些建築物的形態越來越似重建時的模樣。這就是人智學常常說的 metamorphosis 。

植物一生也是不斷的進行形態變化,因為生物本身如果不是不斷生長,就是不斷死去,是不會停下來保持形態不變的。歌德也有一本書講解這種 metamorphosis 。農夫可以透過觀察這種形態的變化,便可了解植物的本質,因為不同的形態就會帶出不同的力量。就好像植物生長出來的表現,那種方法處理會比較好,其實簡單觀察植物的形態也會很容易分辨出來。而比較難掌握的收成時機,我這個農夫種田比較簡單,不會也不懂得看一本本的耕種天文曆去擇日,也不懂得「科學化」地計算生長日子,就只是會多觀察植物的形態、顏色、質感和他們帶出來的感覺去決定,十分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