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Biodynamic Farming

農業的現實

最近有一套關於農場的電視劇集上映新的一季節目,主角是一位英國的著名汽車節目主持,身為百萬富翁他當然對農務一竅不通,面對農場運作上的難題引發出種種趣事,當作娛樂也是不錯。而對我來說節目最有價值的是那些傳統農業中的細節,當然對於一直有留意著農業的資訊的農夫,這些不會是新鮮事,但對大眾來說卻是大開眼界,可以讓大部分人了解更多農業的現實。

最近看到一個情節想特別分享一下,如果我問大家「你覺得在農場養的母牛有沒有牛角?」我相信大部分去過農場參觀的人也會發現農場裡的牛沒有角(連經典的黑白乳牛圖案其實也沒有角),但其實除了 Angus 安格斯牛天生沒有角之外,大部分牛也會長角的。

其實當小牛開始戒奶變成食草時,牠們的頭部就會開始長角,因為在人智學的理解牛角是可以幫助牛隻張力量反射回身體內幫助消化,因為草比奶難消化,所以要長出角來幫助消化,這樣就能把這兩件看似無關的事情合併一同來直接理解。不過現代的農場為了方便管理(因為牛有角就需要更大的牛棚 barn,而且更難「控制」),在小牛開始長角時就會給牠們脫角(dehorn)。雖然知道這事,但也是只能從這電視節目捕捉到這一刻才能了解業界的實際做法,而做法是直接用火燒死出角的位置,看見也覺得這方法原始和粗暴。不過如果去過 biodynamic 農場的人可能會發現,biodynamic 農場的牛會保留牛角的,因為有牛角幫助消化,一方面牛糞便更能分解來滋潤土壤,二來牛奶的品質也會更高,三來也不會引起傷害使動物自然生長,所以這個就是效率和品質的取捨。

另一方面,該節目有一節講述主持會見其他在該區的農夫,不約而同地每個農夫也艱苦經營,有一位更直接說自己沒法支薪給自己,因為現實是在英國的農場請工人是連最低工資也支付不到的。由於進口的食物價錢太低,以及大型超市壓低收購價,本地農夫根本難以競爭,所以農業式微的問題在高生活成本的發達國家很常見,因為當其他工作有更高薪酬時,為何要選擇財務回報極低、難以維生的務農作事業呢?所以如果當作事業來做,理性來分析是根本不會把金錢和時間投資在有機耕種上,反正如要 ”financial sustainability” 的話,世界上有千萬種投資有更好回報 (現時定期也有4%-5%回報)。因此,我們做 biodynamic 是興趣而不是一盤生意,未來我們開設的CSA計劃是希望用來推廣 biodynamic,以一種提升土地生命力的方法生產食物,使土地越種越好。而透過參與農務也能實實在在地實踐 biodynamic(不是只留在書本的層面上),希望參與者能理解生命的意義和人智學的智慧,而不是一個貴價的賣菜方式。

Categories
Biodynamic Farming

「農夫」的意義

今日是 round 2 處理已經成為老鼠窩的儲物倉,雖然收田時儲物倉已經被處理過一次,但當中還有不少雜物,而且周圍都是老鼠的屎尿和惡臭。要清潔就先要把所有雜物搬出來處理(其實是拿去丟掉,因為所有物料也足滿老鼠的屎尿),但基本上每個籃或袋也是老鼠的安樂窩,拿起就有老鼠跑出來。情況之惡劣使人懷疑上手是怎樣「用」這塊田,因為從 Facebook 上的宣傳,他們表面上十分有熱情,而且我知道他們是拿了初創基金去發展城鄉永續生活,要把都市的人帶進鄉村,但實際上這塊田就是被像是被遺棄了一樣呢。

當然,對外他們可能說成是被人短期逼遷,但在我之前工作的三年時間裡,我都會定期檢查這個儲物室確保不會有老鼠入內,儲物室變成現在這情況,就會知道他們根本不明白什麼是「農夫」這個字的「真正意義」。

今天清潔時其實沒有太大憤怒,因為兩個星期前當他們把所有原本屬於這塊田的農具(鋤頭和耙)帶走「送」給其他人,全田留下的只是垃圾時,情緒一早也已經過去。說出這件事,不是要去投訴或者抹黑任何人,而是現時其實已經沒有人明白農夫工作的「神聖」,現時的文化只是把耕種當作一門生意,在香港,就把農場當成給城市人週末休閑場所,打咭拍照玩樂感受大自然。

農夫一詞,現代寫作 farmer,但在古代和聖經是叫作 husbandman,一個管理、照顧和養育土地的人。在聖經中耶蘇曾說 “My Father is the Husbandman.”,而他自己就是真葡萄樹 “the Vine of God’s planting.”,作為農夫不是只種種菜賺賺錢,而是要承擔管理土地的責任,耕田不只是用來休閑放鬆,而是希望這個使環境更加美好,這個就是農夫背後的神聖意義。當然,現代文化要商業化,要 financial sustainability,要做形象宣傳 marketing,但如果不明白事物真正意義,到頭來也是只有空殼,人去樓空只剩下一個爛攤子而已。

今天還未處理好,要未來幾天再做,週末愉快!

Categories
Biodynamic Farming

繼續耕種

終於租到田,可以繼續在香港耕種和實踐 biodynamic 農法,新租的這塊田其實就是我們以前種那塊田的旁邊,可能因為是同一地主是兄弟田,而且住在附近,所以也特別有感情

這田在最近這一兩年本來一直有人租來種藍草,雖然在我們回港後的這段時間也沒有特別見到有人來打理,但因為聽說還有租約,所以一直也沒有打算能租下這裡耕種,而是在其他地方找地耕種

但在兩個多星期前,突然從朋友的口中得知那班人會退租離開,可能這就是上天的安排,要我們好好照料這田地。當然,在耕田之前要先清潔那個充滿老鼠屎的儲物倉和上手租戶留下來滿田的垃圾和膠膜

而未來這田會以推廣和教育 biodynamic 農法為主要目的,有意實踐 biodynamic 農法的朋友可以留意我們的資訊,參加成為我們的 CSA 會員

Categories
Anthroposophy Biodynamic

書本

網店新增了書本出售
如有需要可直接在網站下單購買

Shop – Books

Categories
Anthroposophy Biodynamic Farming Spiritual

歌德館農圃

歌德館後山有個農圃,雖然面積不大,但也有足夠空間去實踐 biodynamic 耕種,當然歌德館有不少草地可以作放牧之用,館中的牛羊可以提供糞便作堆肥之用

去到參觀這樣的農圃感覺十分親切,因為這就和我們在香港時的那塊田十分相似,所以參觀過歐洲的 biodynamic 農場後,對於回到香港後的方向更為清晰,就是以教學和研究人智學為目的,因為這樣才能保持那種純粹

今天是冬至,雖然是全年日照最短的一天,但身在香港的感覺比在英國好得多,因為在緯度太高的地區,那種超過十六小時的黑夜其實對精神和情緒也有很大的壓抑,人也會慢慢切斷和自然的連繫,如果沒有適當的靈性修練,加上現代化的物質化的價值觀,生活便會如失去靈魂一樣地運作,所以我們作農耕不是要去食好東西,我們要療癒土地的同時,我們更重要的也是去療癒人心。今天冬天,祝願來年一切安好,希望我們能辦妥田租,在來年繼續在香港做農耕